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琼恩第一次遇见迪克,是在家乡德克萨斯圣安东尼奥的教堂舞会上。

 

那一年,她16,他19。

 

多年后琼恩回忆,那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一天。

 

那天,高大的迪克在人群中一眼发现了琼恩。他径直走到她面前,伸出手招呼:嗨,我叫迪克。

 

 

俩人一见钟情。

 
十月的德克萨斯,天朗气清。秋游的人群漫山遍野,空气中弥漫着热狗和棉花糖的香气。琼恩坐在装满谷草的货车后面,听迪恩讲头顶上的满天繁星。
 
琼恩说:自己当时对星星一窍不通,张口便说“那些月亮如何如何”。迪克便纠正道:那些不是月亮,是太阳,一个个和太阳一样的太阳。
 
 

(一)

 

仰望星穹的迪克从小怀揣着对天空的向往。

 

三岁时,迪克家里就堆满了飞机玩具。他在自己房间的天花板上挂满了飞机模型,大人进来脑袋都会撞上。

 
 
 
 

1957年,迪克高中毕业,他如愿进入美国空军,但却只能从一名发动机工程师学起。

 
但他对飞行的追求从未止息。此后十年间,凭借夜校修得的亚利桑那大学学位,迪克入选了空军士兵教育与任职计划(the Airman  Education and Commissioning Program),终于在1966年实现自己的飞行梦。
 
 
 
认识琼恩时,迪克正为自己的飞行梦努力。他经常带琼恩去军营。看飞机,聊飞机,这几乎是俩人唯一的约会方式。然而,一次次听这个男人谈起通往天空的旅行,琼恩乐此不疲。
 
1959年,在他们初次认识的那个小教堂,琼恩和迪克走上了红毯。这一天,距离俩人认识不到一年。
 
 

(二)

 

1966年,迪克参加了越战,归来时,胸前多了一枚卓越飞行十字勋章(Distinguished Flying Cross)。

 

所有人都以为,这位优秀的飞行员已度过人生中最危险的阶段。

 

除了琼恩。

 

迪克被选入爱德华空军基地——美军最机密的军营之一。在这里,机技精湛的迪克成为一名试飞员。

 

 

 
这意味着,他操控升空的玩意儿都是美军武器库中尚待论证的新机型。
 

琼恩陷入担心。要不要接受这份高风险的工作,她和迪克之间拉锯了将近一年。

 
最终,面对挚爱蓝天和刺激的迪克,琼恩决定把家搬去南加州。她深爱着迪克,并决定为爱妥协。
 
 

"He asked me if it was all right with me, and I thought about it. I realized for him not to do what he loves so much would be like a death situation. I realized he had to go forward with what he loved. . . . And I had to love him enough to let him do it."

“他问我是否可以接受,而我认真考虑了这个问题。我意识到,像他那样的人,如果不去做自己挚爱的事业,那无异于行将就木。我意识到他必须冲着挚爱的东西一条路走到底,而对我来说,爱他就应该让他放手去做。”

 

在和风旭日的太平洋西岸,琼恩和迪克一住便是七年。他们和两个孩子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琼恩拿下了硕士学位,投身教育;迪克则成为美军最出色的试飞精英,飞行时间超过6,500小时,驾驶机型多达45种。

 

 
 

(三)

 

爱德华空军基地也是军方培养宇航员的摇篮。大批优秀飞行员从这里开始,从蓝天迈向深空。

 

琼恩和迪克也探讨过做宇航员的可能。

 

“他们不会要我的,”迪克斩钉截铁。

 

他的话并非虚言。受制于飞船空间,美国宇航局规定,宇航员身高不能超过6英尺,也就是1.8米。

 

 

迪克的身高,刚好多出1英寸。

 
不过事情很快有了转机。随着新一代太空器问世,舱内空间越做越大,迪克这样的大块头也被允许报名。
 
迪克提交了宇航员申请。
 
重重考验后,1978年的一天清早,他从电话那头听到这样的声音:
 
你还想做宇航员吗?你还想来休斯顿吗?
 
短暂搁下话筒,迪克望一眼对面的琼恩。
 
她对着他,狠狠地点头。
 

放下电话,两个人在屋里激动地连蹦带跳,“像两个五岁小孩”。

 
 

(四)

 

1984年,迪克首次进入太空,作为航天飞机驾驶员,他和同伴完成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壮举:把飞机开到出毛病的在轨卫星跟前,现场修复。

 
 

载誉归来,迪克更加无悔自己的职业选择。到1986年1月,他已经整装待发。

 
他将成为STS-51-L发射任务的机长。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飞行。除了常规任务,迪克的队员中还有一名37岁的中学女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作为从11000名报名者中海选出来的首位“太空教师”,麦考利夫将在绕地轨道上向全美国中小学生讲授一堂太空课。
 
 
 

(五)

 

1986年1月28日,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一反往年的和煦,冬寒格外料峭。

 

 

此前,因为天气原因,发射计划已经数度延期。

 

11点38分,机舱内的迪克和他的6名伙伴,终于听到了点火倒计时。

 

 

 
迪克应该知道:在距离发射塔数公里外的观众席上,琼恩和孩子们正兴奋地注视自己又一次成为太空英雄。
 
点火,升空,方向外太空。发射过程一切顺利。
 
 
人们开始鼓掌,一些人已经准备庆祝。
 
 
一切,在第73秒被改写。
 
挑战者航天飞机和搭载它的推进器在万米高空突然爆炸,七名宇航员无人幸免。
 
 
 
 
47岁的迪克·斯科比,和同行的六名同伴,在全世界瞩目下完成了一次猝不及防的人生谢幕。
 
琼恩说,那一刻,她从人生从最高点跌落到最低处。
 
 
 

(六)

 

调查报告显示,推进器上一个橡胶密封环在佛罗里达出奇的冰寒中失效,致使推进器中燃料泄露,酿成惨剧。

 

批评如潮水般涌向美国政府和提供部件的外包公司。

 

 
 

 

一些宇航员的家属也怨愤难平。失去了亲人的他们,面临着身心与物质的多重打击。两位宇航员家属决意向法庭提告,向政府和工程承包商索要赔偿。

 

但琼恩决定放弃索赔。她说:

 

"If words could bring my husband back, I would speak volumes. If money could bring my husband back, I'd sue for millions. What will provide some kind of living tribute to him is to carry on the goals and dreams."
如果言语可以唤回我的丈夫,我会滔滔不绝地诉说。如果金钱可以让我的丈夫重生,我会上诉要求百万的赔偿。对我丈夫真正的悼念是继续他的目标与梦想。

 

她的心思,已在更长远的将来。

 

 
 
 

(七)

 

在那场刻骨铭心的发射中,琼恩留意到麦考利夫老师8岁的儿子斯科特。在爆炸后,他用鼻子紧贴着玻璃,久久没有张口。

 
 
 
和小斯科特一样陷入惊惧的,还有数百万通过电视观看了直播的全美中小学生。
 

这些对太空满怀憧憬的孩子,原本期待一场代表人类才智和勇气的太空课堂,而今,却遭遇生命中始料不及的挫折和感伤。

 
 
 

琼恩打算做点什么,帮助这些阴影中的孩子,也帮助阴影中的自己。

 
她决定,上完这堂未完的太空课。
 

When our children are heartbroken,we say to them, 'Remember what we're doing? Make it something good for the country.' 

当孩子们难过的时候,我们对他们说:“记得我们在做什么吗?是在为这个国家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她召集几个遇难者家庭,共同发起建立一座太空教育场馆,面向青少年提供生动直观的太空课堂。

 

 
 

这是迪克和他的伙伴们未竟的遗愿。

 
场馆的名称,叫做“挑战者中心”。标志上的七颗星,代表着每一个陨落的生命。
 
 

(八)

 

琼恩首先中止了自己在休斯顿大学的教授职务,全心投入挑战者中心的筹建。

 

她开始四处奔走,募集资金。首批二十五万美元来自航天技术公司。

 

 

1988年,在佛罗里达州的休斯顿,挑战者教育中心落成。

 
30年前,就在片土地上,琼恩和迪克从相识到相恋、原本相守一世。
 
而今,透过一座太空中心,琼恩守望着曾经的理想和感情。
 
 
 
 

(九)

 

时间指向2016,挑战者号事件已过去整整三十年。

 

 

在全美各地,纪念活动纷纷举行。

 

遇难者的家属再次聚到一起。那些事发时尚且年幼的孩子,而今都已经到了父辈当初的年纪。

 

 

而当初如日中天的琼恩,而今已是垂暮老人。

 

说起三十年前突然离开的丈夫迪克,琼恩笑着说:我很高兴,我已经老了,但记忆中的他还那么年轻。

 

 
 
 
琼恩有理由笑对另一个世界的迪克。在她努力下,挑战者中心早已不止于28年前的休斯顿。而今,这个星球上已经矗立起40座挑战者学习中心,覆盖全美27个州,乃至三大洲的4个国家。这些以“挑战者”命名的太空课堂,就像30年前的那艘航天飞机一样,满载勇气和梦想,飞向未知的远方。
 
 
 

而对琼恩来说,工作仍在忙碌。她定期出书,四处演讲,向更多人介绍关于星星的知识和探索星星的价值。

 

对于年过七旬的老人,这余生的努力,或许不再为什么宏图大志,也无需图所谓名利双收。或许只想一念之间,回到那个16岁的秋天,回到棉花糖香气的德克萨斯,她和迪克坐在谷草堆上,头顶星空烂漫,心涌幸福无边。

 
接过未竟者的火把,在照亮前路的同时也把内心照亮。
 
 
 
 
 
话题:



0

推荐

哈牛堂

哈牛堂

21篇文章 7年前更新

哈佛牛津毕业生创立的素质英语课堂。把教室放进生活,用语言丈量世界。

文章
  • 文章归档
2016年 21篇